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传统文化甲骨文读书万方论文(4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:晚年在接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:“我赞成秦始皇,不赞成孔夫子。因为秦始皇第一个统一、统一文字,修筑宽广的道路,不搞国中有国,而用集权制,由晚年在接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:“我赞成秦始皇,不赞成孔夫子。因为秦始皇第一个统一、统一文字,修筑宽广的道路,不搞国中有国,而用集权制,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,几年一换,不用世袭制度。”
结论纵观历史长河,从秦统一到1911年清灭亡,两千二百年间,的时期只出现四次: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,东晋十六国,南北朝,五代十国,时间都不长,加起来只占全历程的20%。而统一的时代有秦、西汉、新(王莽新朝)、东汉、西晋、隋、唐、北宋、元、明、清,合计11朝,时间占总历程的80%。总的说,这两千二百年国家基本上是统一的,这在世界国家发展史上没有第二例。是世界文明古国中一直作为大国延续下来的唯一的国家。秦朝创立的郡县制本身,县一级的建制连同它的名称,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动。原来的郡后来演变为州,为路,为省,现在定为省、市,基本原则依然是秦制。这些都与秦始皇的开创和奠基之功是分不开的。正因为如此,给予秦始皇“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”极高的评价。所以我认为赢政是最成功的皇帝。(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我是长河泛舟, 欢迎关注、留言讨论哟!
凤到底跟龙是一对还是跟凰一对?
在文化中,凤看起来似乎很“花心”,有时跟龙出双入对,所谓“龙飞凤舞”;有时却和凰如胶似漆,所谓“凤凰于飞”。可见凤跟龙、凰都可以成双对,只是在不同配对标准、以及不同场合下,凤的配偶在龙与凰之间变换。
首先,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,凤和凰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。虽然凤、凰、龙都是传说中代表祥瑞的动物,但终究凤和凰都属飞禽类,而龙是跟它们截然不同的鳞虫类。
凤和凰是同一种鸟类的不别,雄的是凤,雌的是凰。就如同男人和女人都是人,只是性别不同。生物学上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,以种为基本单位,跨物种交配后无法繁殖后代。所以从生殖繁衍的角度来看,凤和凰最为匹配。
从生活习性上来讲,凤与凰也更为般配。因为龙与凤、凰不同,它是鳞虫类,头顶鹿角,身披鱼鳞,足登鹰爪,虽也可以上九天揽月,在东方文化里的龙往往生活在水里,作为图腾崇拜的龙被人们尊为水神。
所以很多俗语中的龙都跟水有关,比如“大水冲了龙王庙”、“上山捉虎,下海擒龙”、“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,许多影视剧作品中龙王居住的龙宫一般都在大海里。
但与龙不同,凤是神鸟,《山海经》有记载它们的长相是“有鸟焉,其状如鸡,五采而文,名曰凤皇”,与龙长相不同的凤,在生活习性上更是与龙相去甚远,俗话说“落汤的凤凰不如鸡”,凤漂亮的五彩羽毛沾不得半点儿水,故而只能在天上与龙短暂共舞,却无法长期与龙共享鱼水之欢。
凤却可以与凰长相厮守。因为前面已经说过凤、凰是同一种鸟类的不别,所以有着同一物种的共同生活习性,活动场所一般在天上,或是栖息在梧桐树上,即《庄子》中提到的“非梧桐不止,非练实不食,非醴lǐ泉不饮”。
其次,从平衡阴阳之道的配对角度来讲,凤和龙更为般配。前面说过龙是鳞虫类,而最早记载鳞虫的《大戴礼记》中提到鳞虫是阴气所生,“鳞虫之精者曰龙”,作为鳞虫之长的龙自然也是阴气化生出来的,所以常生活在水中,而水属五行中的至阴之气。
与龙相反,凤凰则是至阳之气化生出来的。据《白虎通·五行》记载火神祝融氏是凤凰的化身,即“祝融者……其精为鸟,离为鸾”,鸾就是凤凰一类的鸟。众所周知,火属五行中的至阳之气,所以作为火神祝融氏原身的凤凰,是阳气化生出来的,它们常与火相伴即“凤凰涅槃”。
因此尽管龙和凤凰都有雌雄之分,但凤与凰终究同属阳,龙之雌雄皆属阴,若以形成阴阳协调之道为配对标准,则凤的最佳伴侣无疑非龙莫属。
最后,从龙被赋予人的尊贵身份、地位等寓意时,凤与龙就成为黄金搭档,而没凰什么事儿了。在历史上,自皇权诞生之时就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,据传黄帝时就是乘坐着龙离开人间的,此后很多关于帝王的传说,或多或少都跟龙有些关系,比如《汉书·高帝纪》记载刘邦母亲在田间酣睡时,一条龙盘在了她身上,不久之后就怀孕生下了刘邦。
伴随皇权的稳固,龙逐渐成了代表皇帝形象的专属图腾,皇帝的衣服叫龙袍,座位叫龙椅,子孙叫龙种……宋元时期朝廷加大了对民间私自使用龙形象的限制,到了清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比如明太祖规定私制龙纹图案的行为犯法,即“官吏衣服、帐幔,不许用玄、黄、紫三色,并织绣龙凤纹,违者罪及染造之人。”
文章来源:《殷都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ydx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434.html